首页> 新闻资讯 > 展览讲座 > 展览讲座
诸城市图书馆尼山书院2025年度第五期国学班开课
发布日期:2025-04-03 14:54:12      浏览次数:
       2025年3月24日至3月30日,诸城市图书馆尼山书院2025年度第五期国学班开课。
       2025年,诸城市图书馆尼山书院共设置五个班次国学班,分别为启蒙班(学龄前儿童)、启智班(小学1-2年级)、启慧班(小学2-3年级)、启德班(小学4-6年级)、启道班(成人)。其中,启蒙班每周日下午开课,启智班每周六上午开课,启慧班每周六下午开课,启德班每周日上午开课,启道班每周三晚上开课。
       3月26日晚19点,启道班开课。首先由学员代表分享环节。启德班王奉轩爸爸、启慧班陈佳宁妈妈先后分享了学习感悟。赵学德主任为两位学长的的分享做了点评和肯定。开课后,由赵学德主任讲解《道德经》。首先赵主任带学员们复习了学习《道德经》的方法,讲解学习方法的必要性,告诉我们,学习《道德经》一定要打开思维。接着赵主任为学员们讲解《道德经》第一章“开宗明义”,并与学员进行了互动讨论。最后,丁萍老师就爱心志愿者活动和惜福勤俭群的运用做了说明,对前段时间家长和孩子在读经打卡中出现的时长和遍数问题进行了提点,再次明确了诵读要求。

       3月29日上午,启智班开课。第一节课,于馨老师带领同学们回顾了上节课所学内容,大家在朗朗读书声中开启了今天的国学之旅。第二节课,于馨老师讲解《弟子规》经句“身有伤贻亲忧”。教育同学们,为人子女如果身体有损伤,父母一定会很忧虑,总结了许多不利于身心健康的事情,讨论了注意事项、我们该怎样做,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分享自己知道的知识并提醒同学们提高安全和防护意识;第三节课,王永萍老师和同学们回顾上节课歌曲以及二十四节气,和同学们欣赏“经典咏流传”节目组《节气课》,带同学们了解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时间、相对应的古诗词。

       3月29日下午14点,启慧班开课。第一节课,同学们再次沉浸于《诗经》的世界,在徐桂芳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从后向前复习,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经典的理解与记忆;第二节课,徐树骅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书法练字纸和笔,让大家在书写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课程的后半段,王祥老师接过了教学的接力棒,为同学们讲解《弟子规》中的“事非宜,勿轻诺”至“见人善,即思齐”部分。王老师结合生活实际,向同学们阐述了待人处事接物时应遵循的原则与注意事项,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第三节课,杨奎芳老师对同学们的《古诗词380首》背诵情况进行了抽查,检验了大家的学习成果。同时,杨老师还带领同学们预习了下周需要背诵的内容,提高同学们的熟悉程度。

        3月30日上午,启德班开课。第一节课,王学宇同学领着大家向五位圣人行三鞠躬礼,诵读感恩词,志愿者王义平老师开始解读《郑伯克段于鄢》;第二节课温故知新。对上周读诵内容做了抽查,并预习了下周要共读的内容;第三节是书法课,由志愿者郭敏老师任教,郭老师从基础的练横动作开始,同学们认真听讲并练起。

        3月30日下午,启蒙班开课。第一节课后,魏立颖老师正式开启课堂,借助“童心存钱罐”这一新颖的形式,引导小朋友们观看相关视频,并鼓励大家分享对视频的总结与自身感受,小朋友们踊跃发言;第二节课,魏立颖老师继续带领小朋友们学习《弟子规》。课堂上,老师先是带领小朋友们诵读经典段落,随后对“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进行细致讲解,引导小朋友们理解其中蕴含的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的传统美德;第三节课,苗青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学习古诗《陶者》和《清明》。苗青老师详细介绍了清明节的来历、历史典故,以及清明节与寒食节之间的关系,并普及了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最后,开展了清明节气诗配画活动,小朋友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清明时节的绿色大地、彩色花朵,以及雨雾蒙蒙的独特意境。
 
       尼山书院国学讲堂旨在推动国学传播大众化,普及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社会并树立文化自信,提升市民文化素养。诸城市图书馆尼山书院国学班课堂为公益性质,每周三、周六、周日开课,老师们采用不同形式引领学员们遨游于国学经典,形成了和谐共融的学习氛围,受到了社会各阶层学员的信赖和支持。欢迎更多的新成员加入学习国学的行列,传承虞舜文化,弘扬齐鲁文化深厚内蕴,把优秀传统文化做到人民群众生活中去。
 
 
诸城市图书馆
2025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