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中国传统节日,别名七月半、盂兰盆节、地官节,中国习俗上称农历七月为鬼月,此月鬼门关大门常开不闭,众鬼可以出游人间,因此中元节亦有“鬼节”的称呼。在这一天,人们祭祖、赏月、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讲鬼故事,思往生人。
“鬼文化”在中国具有深厚的历史,而中元节大概也是最能体现中国人生死观的节日。不少地方会在中元这天“接老客”,意为把逝去的祖先接回家中,供奉祭拜。把祖先称为“客”,或许体现了中国人将死去看成远足,回家已是客人了的豁达生死观。
这样的习俗,也是传统的“祭如在”、“事死如生”的观念的反映。如果说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是人们全家团聚的节日,那么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则是跨越时空的团聚与想念。
生死可谓是我们讨论最多的话题,也是每个人无法逃避的来往。与此同时,它们也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信仰,与其相关的活动的形制、壁画及文字、陈设等,都为今人提供着了解祖先的信息。比如这本书,就是一本从汉代墓葬研究入手,揭示其中的生死文化的专著。
书中将“死”换成了“重生”,这里的“重生”并不是重新获得生命,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安稳,在极其重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文化的华夏民族眼中,人往生后的安置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便形成了墓葬文化。透过书中的研究与论述,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人们的信仰要素与生死观。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清玉壶。
——范仲淹 《中元夜百花洲作》
七月半,秋刚至,晚风不燥不凉,月已满,未到中秋先赏月,院中一张桌、一家人、一轮月,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与中元赏月的范仲淹一样,明朝张岱亦有《西湖七月半》之作:“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拘人,清梦甚惬。”
月色当头思故人,这本收录了古往今来咏月诗词的书,将在七月半遮天,伴你共看枝头明月,将一轮圆月留给缅怀,将一抹诗华送给未来。
中国古代青铜器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4000多年青铜发展的高超技术与文化。动与静、大与小、生与死、善与恶、爱与恨,种种主题,都能在古代青铜作品中找到答案。时空的间隔,使我们能够用审美的眼光打量先人留下的精美的青铜,为它们演绎出的力与美、简洁与复杂、永恒与瞬间等美学命题而叹服。
这本书的作者吴克敬,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青铜器研究者,他饱含对青铜器的深厚感情和研究热情,记述了小臣艅犀尊、四羊方尊、皿天全方罍、后母戊方鼎等二十余尊青铜器不为人知的故事。他对青铜的“触摸”,让我们豁然看见青铜器背后的那一段段厚重历史。
这是一个适合在中元夜给孩子读的关于月光的故事,它将教给孩子们勇敢的力量和正义的信念:一只帅气的白猫忽然出现在朵朵家的院子,白猫是来自月亮坪的精灵族,而月亮坪的能量之源——月光之心,被人偶王国的国王盗走了,蛰伏在边界的黑暗力量“吞噬者”正不断蚕食着月亮坪。而只有朵朵才能开启通向月光坪的入口……
作者马传思是一位幻想儿童文学作家,他满脑子古怪故事,心里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那个小孩喜欢满世界乱跑,有时跑到童话世界中,有时又住在宇宙深空里。于是他跟着那个孩子,写出了这个让人脑洞大开的童话故事。
看书名有一丝丝凉意?别慌,这不是一个鬼故事,相反,它将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描摹时代生活,引发我们对某些冷漠荒寒的人性和空虚的精神世界的反思。
这部中短篇小说集中的作品,聚焦了20世纪中后期的东北农村现实生活和农民生存状态,地域色彩浓厚,泥土味气息重,既展现了农民们踏实劳动的场景,又叙述了他们安分守己地承担生活的苦难和责任,在生老病死中坦然地接受着生命的悲与喜。书中甚少有轰轰烈烈的描写,却自有一份动人心魄的力量。